阿里巴巴重組大變天
阿里(市值1.74萬億元):今年預測PE 10.3倍、PB 1.44倍。
京東(9618,市值4,932億元):今年預測PE 14.2倍、PB 1.77倍。
騰訊(700,市值3.62萬億元):今年預測PE 22.4倍、PB 3.52倍。
小米(1810,市值3,033億元):今年預測PE 26.5倍、PB 1.69倍。
美團(3690,市值8,400元):今年PE 57.2倍、PB 5.36倍。
阿里的估值最受關注。
馬雲是否拒絕回國的消息熱傳,他本人現身杭州打破謠言,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與此同時,阿裡巴巴宣佈將進行重大重組,釋放其投資價值。
重組分為6大業務集團,並可能進行分拆。具體重組方式將影響其價值。據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佈的全員信《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指出,在阿裡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裡雲智慧、淘寶天貓商業、國際數位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和大文娛等6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其他公司也將相應進行獨立經營管理。
張勇稱,“每個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必須積極應對市場的瞬息萬變和技術的日新月異,形成各自的發展戰略,快速決策、努力進取、勇於創新,直上市場的考驗。”他還表示,“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未來阿裡巴巴可能進行獨立分拆。
阿裡巴巴宣佈進行重大重組,將分為六大業務集團,並可能進行分拆。其中關鍵的變革是各業務集團將分別成立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裡巴巴集團則全面實現控股公司管理。同時,阿裡集團職能部門也將迎來有序變化,集團中後臺將全面做輕、做薄,以更敏捷的方式服務更多元化的發展需要。
這種變革有助於釋放價值。阿裡巴巴從相對中央集中管理,變為各主要業務獨立管理,並以獨立公司方式運營。這種改變有不同意義。其一是阿裡巴巴的實務層面影響力降低,而在日常運營層面,會完全由公司獨立管理和決策,控股公司層面應給予發展策略方向的較高層面指引。其二是更符合監管要求。內地監管近年一向不喜歡公司過於龐力和影響力過深,這也是阿裡巴巴一直成為重點整治的原因。日後業務獨立運營是用較溫和的方式將阿裡巴巴“拆細”,分為多家獨立公司。現時內地部分公司都已有政府相關人員進入董事會。
阿裡巴巴的分拆有助於釋放價值,因為每家分拆的公司可以有上市地位,很多時總市值也可能高於控股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重組旗下業務變為“獨立公司”的過程中,會否有股權重組,引入新投資者,因為這會影響阿裡巴巴持股比例。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會否有“黃金股(Golden shares)”即特殊管理股,由監管方持有,以及會否引入策略性股東。若無變應是阿裡巴巴100%持股,到分拆時才有股權變化。之前不少涉及內容公司,如位元組跳動、嗶哩嗶哩、快手主要子公司股份都已有國有實體入股。
日後各業務集團分別成立董事會和監管部門是否會有人進入董事會,也將是市場感興趣的問題。
2023年年初,國家網信辦旗下基金於1月4日宣佈收購阿裡巴巴(9988.HK)廣州子公司「Lu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1%的股權。該公司的媒體業務包括串流媒體平臺「優酷」和瀏覽器「UC Web」。這筆交易還包括任命一名新的董事會成員,該人員的名字與網信辦的一名官員相同,因此引起了市場的猜測。
此次阿裡巴巴的改組應該能夠為不同業務帶來更大的動力,但是這是否會影響協同性還有待觀察。不過,如果將來能夠實現分拆,對於資本層面來說是一個利好。如果重組引入監管,市場目前也會傾向於正面解讀,因為這已經是普遍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對阿裡巴巴進行。相反,這可以消除日後的監管疑慮,這正是抑制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消息公佈後,阿裡巴巴的股價今日爆漲超過10%,但高位追逐需小心,因為股價隨後可能會回落。不過,重組有助於釋放阿裡巴巴的價值,對長期來說對股價表現有利,會長期持有。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