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風險 21/3/2023

瑞銀收購瑞信原本是回復市場信心的好事,但因瑞士央行的支持而啟動了瑞信AT1債券的團滅。結果顯示債權人比股東蒙受更高的損失,引發了強烈反應和對AT1債券市場前景的恐慌。事實上,AT1債券本身就是債券類別中的最高風險等級。


許多投資者喜歡投資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因為這些機構通常比普通上市公司擁有較高的評級,並有不會倒閉的特性。以投資級別的銀行為例,公司的平均違約率大約只有0.62%。因此,一些聰明的投資者會選擇投資較低級別但回報率高得多的Subordinate Note、永續債或Coco債。然而,銀行債券產品關係到銀行資本協定,特別是巴塞爾協議。因此,在瞭解之前,首先要對背後複雜的資本管理及監管機構的思維有一點認識。


一間大型的國際金融公司,例如大型銀行,如果宣佈破產,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震盪。因此,世界主要國家的央行總裁與金融監管首長,在瑞士巴塞爾通過了「巴塞爾協議Ⅲ」,以加強金融機構管理,使全球金融業更安全,防止金融危機再發生。對於銀行債券產品,償還順序與損失本金百份比的不同,只要公司不破產,大家承擔的風險是一樣的。但是,銀行債券產品不同於其他債券類別,因為它們關係到銀行資本協定,需要更複雜的資本管理及監管機構的思維。


銀行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就像是一架載滿乘客的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油量告急,機長為了避免墜機(公司破產),只好將一部分乘客扔下飛機,而這些遭受拋棄的乘客,就是那些投資銀行所發行的複雜債券產品的投資者。


CET1、AT1和T2等資本級別的名稱,構成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當這些比率低於某個程度時,就代表銀行的財務實力出現了問題。然而,CET1和AT1雖然聽起來很優質,但對投資者來說,它們代表了第一級危險。


CET1常指公司股本的持有者,即普通股投資者,而股票在公司出事時是最快變廢紙的東西。如果CET1比率過低,提高它的方法就是降低槓桿比率,對銀行的ROE有負面影響。因此,金融精英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搞一些平時不是T1,但危機出現時卻變成T1的東西,這就是AT1資本的由來。


AT1就是在特定情況下變成CET1的東西,其主要目的是拿來彌補虧損,而這種債券產品只要觸發特定條件,即使銀行還未進入違約,債權人也會遭受損失。而這種損失,通常以兩種形式實現:一種是直接不再履行債項的義務,另一種是強制轉換成銀行的普通股,也就是Coco債。對投資者來說,這些產品就像是被扔下飛機的乘客,必須時刻注意風險。


銀行債券的投資者應警惕,不要以為手持的債券屬於AT1類別就無憂無慮。如果銀行陷入PONV (Point of Non-viability)的臨界點,T2 (Tier 2)債券的投資者也會被扔下飛機。這時,銀行已經無法繼續經營下去,T2工具將被拿來彌補虧損,包括償債順序高於AT1債券的次順位債、較高級的Coco債等等。


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第三批乘客即所有符合TLAC (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架構的債券投資者也將被扔下飛機。雖然此時銀行還未破產,但已暫停經營。當第三批乘客被扔下去後,銀行得以繼續經營,然而大多數投資者卻因此蒙受損失,甚至喪失性命。


投資債券時,評級(Credit Rating)及與無風險債務的息差(Risk Free Spread)是判斷合理價格的基礎。然而,在銀行資本協定下,即使銀行未進入違約,債權人仍可能遭受損失。因此,投資者不能僅依賴發行人的評級,而應注意具TLAC架構的銀行債券要負擔的實際風險。


投資者應該謹慎選擇債券,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扔下飛機,蒙受損失甚至喪失性命。債券結構多變,投資前需注意其中的細節。在銀行不能倒的代價下,投資者用血肉築成萬裡長城,才使銀行得以繼續經營。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特斯拉的超級計算機Dojo:開創AI的新紀元

美聯儲升息對市場的影響及長期國債利率的變動 (28/9/2023 記者會)

谷歌、微軟的AI之戰:微軟365 Copilot的登場